工業和信息化部昨天發布了《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內部人員的進一步解釋,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名單將于2011年底公布。屆時,不在名單上的鋼鐵企業將不僅僅是與水電費有關。名單上的公司存在差異,金融貸款也會受到限制。值得一提的是,未列入名單的公司也將因進口鐵礦石而被切斷。“黑戶”產能有望借此“漂白”《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對鋼材產品質量,環保,能耗和資源,工藝和設備的綜合利用,生產規模和安全,健康和社會責任的要求。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說法,這六個方面是確定鋼鐵生產能力是否落后產能的標準。
任何不符合標準條件的生產能力都將列為消除對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此前透露,中國各級政府正式批準的合法鋼鐵企業產量僅約3億噸,未批準約3億噸。當被問及3億噸“黑家”鋼鐵生產能力是否符合申請資格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這一標準條件實際上是為那些“黑家”生產能力的出路。根據《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需要申請標準鋼鐵企業的現有鋼鐵企業必須準備《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申請報告》及相關證明文件;當地企業通過該地區的工業主管部門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中央企業直接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申請公司發布的相關文件不包括項目的“出生證明”。 “原則上,只要符合生產和經營條件,合法經營的鋼鐵公司將被列入名單,無論是否為”黑人家庭“。權威人士解釋說,審批制度的管理不利于鋼鐵行業的動態管理,現在首先引入的標準條件實際上設置了進入門檻,后續運作的動態監管將是由質檢部門和環保部門完成。名單外企業將遭鐵礦石斷供至于第一批符合規格的鋼鐵公司被篩選出來時,政府官員似乎沒有時間表。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說法,按照成熟的一批宣傳思路,符合標準要求的企業名單不會集中和披露一次。從目前各省收集的意見來看,寶鋼和鞍鋼位于很多地方。工廠的大型企業集團很難出現在第一個清單上。 “我們根據企業生產設備的最差指標來衡量公司的合規情況。
”據有關人士透露,寶鋼,鞍鋼等大型集團公司擁有眾多企業和生產設備,以及報告材料的工作量也比較大;相對而言,太鋼,包鋼等生產設備集中在一定區域,長期保持標準化運營的企業可能會出現在第一批清單中。對于那些最終無法進入名單的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采取了“殺戮”的方式。除了協調有關部門對水電費用對不合規企業的懲罰性收費外,還將實施進口鐵礦石的“停產供應”。中國的鋼鐵企業嚴重依賴進口礦產。今年4月5日,中鋼協和五礦商會聯合起草了三份自律文件《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及申報程序》,《關于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和《進口鐵礦石合同信息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其中,在《關于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中,規定進口鐵礦石嚴格執行代理,代理商必須符合國家鋼鐵產業政策。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哪種鋼鐵企業“符合國家鋼鐵產業政策”。如今,《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的出臺必將為鋼鐵行業拉出“紅線”,而“紅線”以外的非法企業可能會面臨“沒有大米”的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