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pxnzf"></strike>
<ruby id="pxnzf"></ruby>
<strike id="pxnzf"></strike>
<ruby id="pxnzf"></ruby>
<strike id="pxnzf"></strike>
<span id="pxnzf"></span><ruby id="pxnzf"></ruby>
<ruby id="pxnzf"></ruby><span id="pxnzf"><dl id="pxnzf"><del id="pxnzf"></del></dl></span>
<strike id="pxnzf"><i id="pxnzf"><cite id="pxnzf"></cite></i></strike>
<strike id="pxnzf"><i id="pxnzf"><cite id="pxnzf"></cite></i></strike>
<strike id="pxnzf"></strike>
<ruby id="pxnzf"></ruby>
<strike id="pxnzf"></strike><ruby id="pxnzf"><i id="pxnzf"><del id="pxnzf"></del></i></ruby>

加快四個轉變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由大變強

時間:2020-01-16 10:29:55
近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四次會員大會北京召開。會議重點研究“十二五”鋼鐵工業發展思路并進行鋼鐵協會理事會換屆選舉。中鋼協名譽會長吳溪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內容如下: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帶動轉變;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2010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有效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成果,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為397983億元,同比增長10.3%,按2010年全年平均匯率1美元兌6.768元人民幣計算,我國當年GDP約相當于5.88萬億美元左右,人均GDP首次超過4000美元。但分產業看,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僅增長9.5%,仍然不協調。外貿出口扭轉了2009年負增長的被動局面,全年實現出口總額15779億美元,增長31.3%,和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前的2008年出口14307億美元比較,增長10.2%。2010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拉動GDP增長3.9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4.8%,拉動GDP增長5.6個百分點;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9%,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可見經濟增長仍然主要依靠增加固定資產投資。201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比2009年加快4.7個百分點,但我國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5.44%,比2009年加快10.8個百分點。這一切都足以說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確實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十二五”時期,國家必將大力推動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生產要素投入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經濟結構等全方位的戰略性調整,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和條件特別是市場需求結構必將隨著國家經濟轉型而出現較大改變,對此我們應有足夠的認識。過去10年,我國鋼鐵工業面對的國內外市場需求高增長,拉動鋼鐵產量高增長的歷史發展階段已經過去。2010年按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快報數全國產鋼62665萬噸,比上年增加5308萬噸,增長9.26%,比2009年的增幅回落3.34個百分點,但由于凈出口鋼材、鋼坯折合粗鋼增加2445萬噸,實際國內粗鋼表觀消費比上年只增長5%,這可以說明今后國內粗鋼表觀消費年均增長兩位數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十二五”時期將意味著中國鋼鐵工業進入了一個產量低速增長,品種質量結構進一步優化,節能減排成效更加顯著,鋼鐵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進一步完善,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的歷史發展新階段。
 
一、加快四個轉變是建設鋼鐵強國的必由之路
 
鄧崎琳會長代表協會理事會所作的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中國鋼鐵工業貫徹落實中央“十二五”《建議》精神,要加快四個轉變,即在生產經營上,要由追求產量擴張,靠增加資源投入的粗放經營,向注重品種質量效益提高,靠技術進步、科學管理、人才成長的集約化經營轉變;在企業發展上,要由只注重鋼鐵主業發展,向既做強鋼鐵主業又向鋼鐵上下游產業鏈延伸的一業為主,適度發展相關多元產業轉變;在新增產能和產業布局調整上,要由過多在內陸發展,向沿海和靠近原料、靠近用戶的地區發展轉變;在科技創新上,要由消化引進技術集成創新,逐步向更多的原始發明創新、能引導行業發展轉變。實踐證明,這四個轉變是建設鋼鐵強國的必由之路。
 
2010年鋼鐵協會有財務報表的會員企業生產鋼51533萬噸,實現利潤總額894.07億元,平均噸鋼實現利潤173.49元,銷售收入利潤率2.8%。寶鋼集團中財務報表合并的鋼產量3703.79萬噸,實現利潤總額236.1851億元,平均噸鋼利潤637.68元,如扣除寶鋼則其他企業平均噸鋼實現利潤只有137.54元。2010年有財務報表的鋼協會員企業投資收益合計121.1761億元,扣除投資收益后鋼協會員平均噸鋼實現利潤為149.98元。
 
《經濟日報》2011年1月25日發布的《中經鋼鐵產業景氣指數報告》稱,按國家統計局規模以上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近7500家企業統計的2010年第4季度平均銷售收入利潤率為2.8%,處于全國工業領域最低水平。該報發布的《中經裝備制造業景氣指數報告》稱我國裝備制造業2010年第4季度平均銷售收入利潤率為7.2%,比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高出0.6個百分點。根據《經濟日報》發表的其他行業景氣報告披露的數據,水泥行業銷售利潤率7.83%、家電行業4.7%、紡織行業5.2%(其中服裝為5.8%)、化纖行業8.2%,石油、煤炭行業均在10%以上。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0年1-10月17家重點企業(產量占行業90%左右)銷售收入利潤率10.05%。造船協會統計83家船舶企業2010年1~11月份銷售收入利潤率11.35%。
 
以2010年11月份我國鋼材進出口平均單價為例,進口鋼材138.47萬噸,平均到岸價1263美元/噸,我國出口鋼材290.53萬噸,平均離岸價1012美元/噸。其中,進口特厚板平均到岸價1473美元/噸,出口特厚板平均離岸價820美元/噸;進口鍍鋅板977美元/噸,出口810美元/噸;進口無縫鋼管3943美元/噸,出口1302美元/噸;進口熱軋棒材1962美元/噸,出口844美元/噸。可以看出,我國鋼材在進出口上表現出的品種和質量水平的差異。日本2010年11月出口鋼材307.71萬噸(不含半成品)平均出口單價1193.45美元/噸。日本出口鋼材中包括不銹鋼在內的特殊鋼占20%,而我國只占4%。
 
2010年寶鋼股份銷售鋼材2632.48萬噸,平均噸材銷售收入5878.03元;武鋼股份銷售鋼材1364.89萬噸,平均噸材銷售收入4868.70元;鞍鋼股份銷售鋼材2069.29萬噸,平均噸材銷售收入4288.15元;河北唐鋼銷售鋼材754.21萬噸,平均噸材銷售收入3706.6元;唐山國豐銷售鋼材774.68萬噸,平均銷售收入3664.7元;江西萍鄉銷售鋼材648.17萬噸,平均銷售收入3601.73元。用同樣的鐵精礦煉出生鐵,但最終生產出的鋼材價值含量卻存在較大的差異。
 
我國鋼協會員企業平均銷售收入利潤率歷史最高的2007年曾達到7.3%,當年進口鐵礦平均到岸價88.21美元/噸,2010年進口鐵礦平均到岸價128.38美元/噸,比2007年平均高出40.17美元/噸,提高45.53%,按2010年進口鐵礦6.1864億噸計算,我國鋼鐵行業多支出248.5億美元,按2010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6.768計算,多支出人民幣1681.9億元。
 
實現四個轉變,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由大變強,是全行業的共識,是國內外鋼鐵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實踐經驗的概括。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是如何解決加快轉變的問題。
 
二、向寶鋼學習,把企業做優做強
 
2010年上半年寶鋼的經營業績在世界鋼鐵企業中也是排在前列。我曾在2010年7月底召開的鋼鐵協會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說過:中國要有十個寶鋼這樣的企業,即有3億多噸鋼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就可以稱得上鋼鐵強國了。
 
寶鋼從1985年9月投產,已經走過了25個年頭。25年來,寶鋼始終遵循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掌握新技術要善于學習,更要善于創新”的教導,堅持科學發展,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爭做一流,始終站在中國鋼鐵行業的前列,引領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成為我國鋼鐵行業的領軍企業。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鄧小平同志就預言:“歷史將證明,建設寶鋼是正確的”。25年來,寶鋼用實踐作出了回答。一是通過寶鋼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給我國鋼鐵行業帶來了新觀念、新技術、新管理方法,加快了我國鋼鐵工業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和推動老企業改造的步伐,為改變中國鋼鐵工業面貌,縮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做出了突出貢獻。二是有了先進技術裝備的寶鋼和不斷的技術創新,發明創造,不斷創新生產高質量精品鋼材,給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提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三是通過消化吸收引進的技術和裝備,逐步開始了大型冶金裝備的國產化。沒有從寶鋼開始的技術引進消化和創新,就沒有今天中國能自主設計制造建設現代化大型鋼鐵基地。
 
我們加快四個轉變關鍵在創新。2009年末止鋼協會員企業擁有發明專利2046件,其中近40%是寶鋼擁有的。2011年1月26日,國家專利局發布《2010年度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報告》,報告中列出了2010年境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居前10位的企業名單,寶鋼2010年度發明授權214件,列第10位。
 
這次會議我提議,請幾個大企業介紹他們“十二五”轉變發展方式的思路,寶鋼徐樂江董事長將在下午的大會上談寶鋼的工作思路,我看了他的發言稿,感到很精辟,很受啟發,我相信大家聽了之后也會有與我同樣的感受。

應用業績success case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