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港-珠海-澳門大橋主要工程已全面啟動。該橋全長49.968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項目總投資729億元,其中主體工程347.2億元,其中“三橋一隧”35578公里。據報道,香港珠海澳門大橋的鋼材消耗量相當于11個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的鋼材消耗量。據數據顯示,“鳥巢”整個工程包括鋼筋和鋼筋混凝土,總用鋼量11萬噸。在此基礎上,香港珠海-澳門大橋的鋼材需求量將達到120萬噸以上。隨著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橋梁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專家指出,我國已從造橋大國跨入造橋大國行列,龐大的橋梁鋼材市場值得相關企業關注。
業內專家指出,我國橋梁建設成果舉世矚目,建設規模和技術水平,特別是大跨度橋梁建設水平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國既有梁橋、拱橋、斜拉橋和懸索橋的跨徑承載力均領先于世界同類橋梁。據資料顯示,在世界十大斜拉橋中,中國有8座。蘇通長江大橋(主橋跨度1088米)、香港石橋(主橋跨度1018米)、湖北東長江大橋(主橋跨度926米)是世界上3座斜拉橋之一。此外,世界十大懸索橋中,中國有5座;世界十大拱橋中,中國有4座;中國還有5座梁橋,遠遠領先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據國際橋梁與結構工程協會2010年統計,在全球11種類型的前10位的111座橋梁中,中國有48座,占43%。
據橋梁設計人員介紹,近年來,在橋梁建設領域,鋼橋、鋼-混凝土組合橋和鋼管混凝土橋梁在橋梁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跨度懸索橋和500米以上斜拉橋的加勁梁多為鋼箱梁,大跨度拱橋中的鋼拱和鋼管混凝土拱橋占據主導地位。鋼鐵工業的發展和鋼結構技術的進步也是我國橋梁鋼結構適時發展的前提。
橋梁建設用鋼量很大,如36公里長,相當于21座武漢長江大橋和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其鋼材消耗量相當于8個“燕窩”的鋼材消耗量,達到80多萬噸。隨著橋梁建設的加快,對橋梁用鋼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橋梁鋼材主要包括橋梁鋼板、高強度型鋼、鍍鋅高強度鋼絲和耐腐蝕性強的鋼管。其中,高強度鋼(HSS)和高性能鋼(HPS)的應用已成為國外鋼結構發展的重要趨勢。如日本20世紀50年代采用屈服強度為500MPa~600MPa的高速鋼,60年代提高到600MPa~800MPa,20世紀70~90年代大量采用600MPa~800MPa級鋼。目前,已開發出屈服強度530mpa~710MPa的HPS和屈服強度300mpa~530mpa的耐候鋼系列。
高性能橋梁用鋼是我國特大型橋梁施工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鋼材。通過低碳微合金設計、先進的冶煉工藝、控軋控冷技術,使其具有420MPa以上的高強度、易焊接、耐候性好等特點。我國成功研制出替代進口產品的“14錳鈮橋”鋼,已廣泛應用于蕪湖公路鐵路兩用長江大橋、重慶長壽長江大橋。長江黃河上的四座特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