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較真,他總能提出讓人服氣的檢修方案;因為愛較真,他在面臨難題時,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孜孜以求,投身于油品結構優化作業,許多用國產油代替進口油、用賤價油代替高價油,建立了一個鋼鐵困難時期的賤價位油品新常態。
“愛較真”的程龍
“廠家客戶群中只有舞鋼一家運用這個高清潔等級的液壓油,”2014年5月的一天,機電能源部主管工程師程龍看到某單位申報運用高等級液壓油后,和對方“較真”起來,“像這種設備,運用普通清潔等級的液壓油就能滿意功能要求,不需要運用高等級的。”一番較真后,程龍強力阻止了對方的申報要求,改降運用普通清潔等級的油。
作為一名技能辦理人員,程龍首要擔任全公司的液壓設備辦理。愛較真的他不只推動了一煉鋼、二煉鋼近10臺液壓缸的國產化改造作業,而且在消除全公司設備危險等方面也干得稱心如意。
直到上一年4月份,當推動油品辦理規范化的重擔落到程龍的肩上時,干設備出身的他感到很意外,“以前對油脂沒怎么關注過,俄然感覺跑偏了。”
和規劃相差不大的其他企業相比,舞鋼油品耗費偏高,并且種類雜亂,高價位的油品比例較大。“總共有126個種類,進口油占三分之一,噸價格超越4萬元的種類多達8個,最貴油品為16.9萬元。”程龍介紹說。
看著千頭萬緒的油品整合作業,程龍一時理不出條理來。整合就是要調整潤滑油種類結構,用賤價油品代替高價種類,降低成本。他敏捷找準重心,理清思路。
凡事就怕較真。程龍重新披掛上陣,首先惡補有關油的常識,“咨詢生產廠家,上網查詢,和運用單位交流,用盡一切辦法,摸清油的特性。”
把握油品的結構、運用等狀況,要做厚實的作業。接手后,程龍跑到質料部,找來油品流水賬本,進行統計調查。3本厚厚的賬本,記載了從2012年1月份到2013年3月份一切油品的運用狀況。由所以手藝記賬,拿走做統計是不可能的。他就一一拍照,總共拍了147張照片,“一張一張地看,一條一條地錄到統計表格里,”1個月后,他把各廠油品耗費狀況及庫存狀況全部錄到電腦中,總共是1102條記載,“種類、用量、流向等一切的狀況都弄清楚了。”
跟著作業的深化,程龍發現作業許多,要干的活也許多,“十分繁瑣,遇到的阻力也大。”
“油品整合存在較大的技能危險。”程龍說,關于液態的潤滑油和液壓油而言,不同的種類在替換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發生蛻變、沉積等現象,然后徹底改變有的理化特性,危及設備安全,“嚴重則會損壞液壓泵,這是各單位最擔心的作業。”
尤其是要把進口油替換為國產油后,運用單位不愿意用。“‘高檔菜’好吃、放心,俄然換成國產油,都怕設備出問題。”程龍深知推動這項作業存在不小的難度,但是綜合考慮性價比,用國產油還是比較劃算。
認準的作業就得干,一定要讓設備吃上賤價位的油料。程龍又較真起來。
針對各單位擔心的技能危險,程龍就一家一家地跑,同他們協商,消除阻力。他向國產油的廠家提出,讓廠家做專業的混兌試驗,看有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明確責任危險,消除運用單位的顧忌。
替換時不能急進,施行漸進方法。因為二軋鋼所運用的潤滑油全部是進口油。程龍撇開大型體系、關鍵設備,先拿后部冷區體系進行集中試驗替換,“觀察一段時間,現場反映沒事,就開端依次推動,”從低壓體系向高壓體系,從小型液壓站向大型液壓站,從不精細設備向精細設備,“現在,全公司的基本上運用的都是國產油。”
經過整合,舞鋼潤滑油由原來的126個種類縮減到55個,淘汰了71個;噸價格超越4萬元的8個種類削減到1個,最貴油品由16.9萬元降至4.3萬元。僅液壓油一項,施行國產化用油后,二軋鋼一個月就可節省6萬多元。
整合油品降低了收購成本。程龍經過規范潤滑油稱號及功能,一致了潤滑油的各項指標規范,然后具有了使更多的供應商參與公司投標收購,一起也約束了沒有實力的供應商的投機行為,完成了供應商的整合,“今年以來進行了3次投標,整體價格降下來了。”據不完全統計,油品整合后,全公司每年可節省220萬元。
整合完油品后,程龍順勢發力,又與油品收購和領用流程叫起真來,直接干起了方案員的作業。
原有的流程中,從各廠方案申簽到庫存匹配再到收購是一個比較長的流程,往往形成廠里報了油品方案,幾個月還不能到貨的狀況。為改善這一狀況,程龍針對油品耗費的特殊性,對其收購和領用流程進行了分解,將原有長流程拆分為備庫和領用兩個短的流程。在備庫流程方面,程龍干起了方案員的作業,他同庫房和各單位緊密結合,擬定最小庫存量和最大庫存量,并及時進行備庫,保證庫房隨時都有比較合理的庫存量。在領用流程方面,他對各單位提交的需求方案進行預定領用。
經過流程的改動,提高了油品供應的保障能力,一起也有利于完成油品耗費的管控。
完成了油品國產化,理順了申報和領用流程,公司油品完成了規范化辦理。按理說,程龍該松懈下來。但是他并沒有,因為他又有了新目標。
因為價格、標準等各種原因,舞鋼各單位對運用前史遺留下來的潤滑油沒有積極性。長時間下去,積存的潤滑油將形成過期報廢,“如果不必,這些油就白白扔掉了。種類多,但每一個種類的量不大,處理起來十分困難。”程龍為了使這些油物盡其用,頗費周折,經過報方案、定指標,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地推動各單位盡量吃下庫存油。
經過騰轉挪移,30多萬元的庫存油被各單位消滅殆盡。“現在,剩下5萬多元的沖刷油,也找到了用途,用來潤滑對油品要求不高的質量辦理部設備上來,像車床、鋸床等。”程龍快樂地說。
愛拼才會贏。愛較真讓程龍由門外漢成為行家里手,使他在油品辦理規范化的道路上過關斬將,所向無敵,許多用國產油代替進口油、用賤價油代替高價油,建立了一個鋼鐵困難時期的賤價位油品新常態。